关于乡村振兴的想法和建议

2024-05-18 16:48

1. 关于乡村振兴的想法和建议

一、提高科技要素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降低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广聚社会力量,吸引更多农业科技新成果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改进农业生产机械,提高生产效率。全面完成小水库、小坝塘的除险加固工程,从根本上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推广滴灌、喷灌节水农业,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农田机耕道路建设,降低群众劳动强度。二、适度推广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提升土地产出效益。要深化农村改革,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积极利用农村土地确权成果,适度推进多种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打造特色产业园,连片广种精耕,引进公司,推动土地要素流转集约,建立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打造“公司+基地+农户”的新型合作模式,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构建农民长效增收机制。改革产业、产品和市场的关系,“订单生产”、“对口销售”,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确保农业增产增效。【摘要】
关于乡村振兴的想法和建议【提问】
一、提高科技要素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降低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广聚社会力量,吸引更多农业科技新成果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改进农业生产机械,提高生产效率。全面完成小水库、小坝塘的除险加固工程,从根本上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推广滴灌、喷灌节水农业,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农田机耕道路建设,降低群众劳动强度。二、适度推广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提升土地产出效益。要深化农村改革,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积极利用农村土地确权成果,适度推进多种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打造特色产业园,连片广种精耕,引进公司,推动土地要素流转集约,建立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打造“公司+基地+农户”的新型合作模式,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构建农民长效增收机制。改革产业、产品和市场的关系,“订单生产”、“对口销售”,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确保农业增产增效。【回答】
三、强化产业支撑,坚持拓展功能,构建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体系。根据社会市场需求和新型产业发展方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实现蔬菜产业增效。切实打造品牌化、特色化农特产品,凸显产业经济效益。利用好农村电子商务、农村淘宝等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全面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树立“全域旅游”新理念,积极探索“旅游+农业+生态”发展新模式,将文化旅游元素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鼓励引导群众发展农村客栈、休闲驿站和农家乐。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美食、手工艺品制作技能和产品,打造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精品。四、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创新乡村振兴人才引进管理使用机制。大力实施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努力提升村组干部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扩大“贷免扶补”、“农业补贴”等优惠政【回答】
有没有什么创新的好点子【提问】
[微笑]【提问】
1. 迅速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把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和农村现代化放在首位。推动农村产业链升级,以“绿色生态”为核心加快形成“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业2. 着力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整治,建立乡村田园综合体、村落风景区、文明风情小镇、旅游示范乡镇,让美丽乡村不仅成为农民的幸福家园,更是市民养生养老的生态3. 着力推进乡村文化复兴。乡村是传统文化的“源【回答】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立足县情民情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瓶颈、短板、弱项,靶向施策,破题解难,趟出路子,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农业农村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回答】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第一条 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制定本法。【回答】

关于乡村振兴的想法和建议

2. 实施乡村振兴建议是什么

乡村振兴要保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一、如何正确治理涉黑涉恶问题
加强对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强化对巩固“四个不摘”政策成果的监督,保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纠治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司法等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坚决惩处涉黑涉恶“保护伞”,完善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治理机制。
二、中国未来五年规划
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三、水污染防治措施有哪些
水污染防治措施有以下:
1、对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实行风险管理,制定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
2、不得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性液体、碱性液体或者剧毒废液;
3、不得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4、含病原体的污水应当经过消毒处理,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后,方可排放。
一、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的原则具体如下:
1、以预防为主,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
2、防治结合,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
3、综合治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
二、水污染防治的特点具体如下:
1、提高用水效率;
2、科学保护水资源;
3、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
4、调整产业结构;
5、优化空间布局。
总之,禁止在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杜绝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任意排放,规定排放标准。将同行业废水集中处理,以减少污染源的数目,便于管理。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一条 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制定本法。第二条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活动,适用本法。本法所称乡村,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综合体,包括乡镇和村庄等。第三条 促进乡村振兴应当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乡村在保障农产品供给和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特有功能。

3. 促进乡村振兴的三条建议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全国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而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国0-14岁人口为22245万人。10年时间内,虽然全国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数量增加了3000多万,但是很多农村学校却因为没有生源,被迫关门。既然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人数没有减少,为什么农村学校越来越少呢?乡村教育的颓废不可阻挡吗?有人建议,要想振兴乡村教育,应从三方面着手:1、全国所有的中小学校,软硬件全部按同样的标准建设。2.全国所有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执行同样的标准,偏远地区的教师享有补贴。3.中小学教师的身份转为教育公务员,实行强制流动,每3-7年流动一次。这些建议有没有可行性?是否能真正振兴乡村教育呢?10年内,每天消失27所小学根据教育部网站信息显示:2010年全国共有普通小学257410所,普通初中56479所;2019年全国共有普通小学160148所,普通初中52895所。10年间,全国消失小学近10万所,初中近4000所,一年平均消失1万所小学,平均每天消失27所,不到一个小时,就有一所小学消失。在这些消失的学校中,绝大多数是农村学校。乡村教育的颓废呈不可阻挡之势,越来越严重。国家提出乡村振兴计划,而振兴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计划的重要一环,振兴乡村教育,刻不容缓。振兴乡村教育的三条建议,是否可行?关于振兴乡村教育的三条建议,是否可行?下面逐一进行分析。1、全国所有的中小学校,软硬件全部按同样的标准建设。这件事国家已经在做了,并且做得很好。早在两年前,全国累计2767个县就已经通过国家基本均衡认定,占比95.32%。目前,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校的硬件标准已经基本均衡。农村学校也有标准的教学楼、实验室、运动场等硬件设施。至于软件均衡,对学校来说,最大的“软件”其实是老师,国家也已经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教师“县管校聘”,促进城乡教师的合理流动,就是为了实施城乡学校的“软件”均衡。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县管校聘”变成了“末位淘汰”,优秀教师留在了原学校,没人要的教师被“发配边疆”,这样的结果恰恰适得其反,会造成城乡教育的更不均衡,与教师“县管校聘”目的相违背。城乡学校硬件好均衡,但是软件想均衡,就真的需要考虑第二、三条建议了。2、全国所有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执行同样的标准,偏远地区的教师享有补贴。两个学校隔一条马路,一所学校属市区,一所学校属县区,两个学校同教龄、同职称的老师,每个月工资相差近2000元。——教师工资的真实情况全国中小学教师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标准是统一的,但是各地的津贴、补贴相差很多。国家已经对乡村教师发放了乡村生活补助和乡镇工作补贴,这从一定程度上放缓了乡村教师进城的脚步,但是乡村教师向城市流动的总体趋势仍没有改变。假如全国所有中小学教师,执行同样的标准,就必然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也必定能吸引优秀教师扎根乡村教育。3、中小学教师的身份转为教育公务员,实行强制流动,每3-7年流动一次。现在的教师流动是单向的,一直都是农村优秀教师向城市流动,城市学校的优秀教师很少能流动到乡村学校。优秀教师的流失对乡村学校的影响是致命的。把中小学教师的身份转为教育公务员,然后实行强制流动,每3-7流动一次,对乡村教育振兴来说,非常必要。写在最后城乡学校硬件建设基本一样,学校教师同样优秀,哪位家长愿意再把孩子送城里上学?振兴乡村教育,从“学校软硬件、工资标准、身份转变”着手的建议是否可行?你认为呢?

促进乡村振兴的三条建议

4. 实施乡村振兴建议是什么

法律分析:乡村振兴要保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第一条 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制定本法。
第二条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活动,适用本法。本法所称乡村,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综合体,包括乡镇和村庄等。
第三条 促进乡村振兴应当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乡村在保障农产品供给和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特有功能。

5. 促进乡村振兴的三条建议

1.根据《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要注重动员社会力量。要注重动员社会资本返乡。要深入探讨农村土地改革。农村土地才能在确保不逾越耕地红线的基础上跟城市土地一样有偿转让,确保耕地不改变用地性质的情况下改变土地持有者的结构

促进乡村振兴的三条建议

6. 关于乡村振兴的四点建议

(一)夯实基层党建战斗堡垒,为乡村振兴强基
  
 一是创新党建工作方法,通过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调动农村党员参与的积极性。二是广泛开展农村党员创先争优,采取为民做好事“加分”、受群众批评“减分”的措施,动态发布农村党员“红黄榜”,引导农村党员主动参与党组织建设和助力乡村振兴。三是积极开展农村党员党性教育,多组织集中学习,多给他们宣扬各地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多带领他们前往红色教育基地参观感受。四是积极开展农村党员能力提升培训,多组织培训他们助农增收的技能水平,激发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增收的拼劲和闯劲。
  
 (二)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乡村振兴固本
  
 一是要完善全村道路交通网络,确保生产道路及生活道路全部流动畅通。二是要健全垃圾处置设施并加强相关宣传,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处理,特别是要推进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妥善处理农业生产以及养殖业带来的环境问题。
  
 (三)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升级,为乡村振兴聚力
  
 一是根据各村民小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产业布局。二是要学习成功的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组织有意愿的村民深入学习,打造标准化果园和标准化大棚蔬菜基地,推动农业现代化。三是抓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整合培训资源,不定期在村内举办各类培训班,同时抓好先锋带头作用,发展一批本土农技人员掌握先进技术,组建一支高素质农技帮扶队伍,再利用线上线下结合教学,在微信群传播种植技术的知识教学,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教学,为群众答疑解惑,引导农户科学种植并增产增收。四是强化品牌管理,抓好可利用的合作社和企业的带动力,打造出护普村本土品牌。
  
 (四)加强村风民风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铸魂
  
 一是转变老旧思想,引领新风尚。以“承诺践诺”为契机,让党员们带头遵纪守法、移风易俗、发展产业、搞好卫生、支持乡村建设,引导其他群众转观念、立新风。二是强化文化建设,传递正能量。党史学习如火如荼,如何让“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在农村落地生根,值得认真思考,应充分利用大小会议进行宣传动员,另可通过邀请支部书记、驻村干部讲党课,老同志讲入党故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营造全民学党史的浓厚氛围。同时,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相比,更加简朴与温情,它承载着乡音、乡土、乡情以及朴实的生活,村上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深挖护普村文化内涵,撰写村情镇志,培育本土文化元素。

7. 乡村振兴的措施

乡村振兴的措施如下:1、强化乡村振兴的制度供给,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背景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2、人才支撑,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一方面培育造就农村乡土人才,另一方面引导土地城市的资本、技术、人才下乡。培育乡土人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科技人员下乡工程。鼓励社会特别是城市人才到农村去,又提出鼓励城市的专业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下乡,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3、投入保障,财政优先保证、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财政优先保障整合长期的财政投入机制之外,建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联盟,为农业信贷工资提供担保,建立了国家、农业靶点资金,担保基金也是为三农和小企业提供担保;4、加强管理和服务,特别是强化党的领导,建立市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乡村振兴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第四条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促进共同富裕,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二)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动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四)坚持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乡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五)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循序渐进,顺应村庄发展规律,根据乡村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分类推进。

乡村振兴的措施

8. 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

法律分析:1、在促进乡村产业兴旺方面,我国部署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同时,通过发展和扩大农村产业,促进农村创新和创业的动力。2、在促进乡村生态宜居性方面,提出加强资源节约和经济利用,促进农业清洁生产,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不断改善农村生活环境。3、在推进乡村作风文明方面,提出了继承和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明农村,促进农村文化振兴的思路。4、在促进乡村治理有效方面,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5、在促进乡村生活富裕方面,加快补齐农村民生短板,改善农村交通物流设施条件、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拓宽转移就业渠道,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第二十四条 国家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提供教育培训、技术支持、创业指导等服务,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促进农业 农村 人才队伍建设。衍生问题:脱贫目标?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坚持脱贫攻坚目标和现行扶贫标准,坚持大扶贫工作格局,进一步聚焦突出问题,强化责任落实,把防止返贫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确保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左右,实现300个左右贫困县摘帽,基本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建设任务,为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集中攻坚,努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深入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定点扶贫,加大扶贫投入加强资金监管,做好中央专项巡视整改工作,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加强脱贫攻坚总结宣传,进一步完善建档立卡,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