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都有哪些

2024-05-19 11:00

1. 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都有哪些

1. 等价类划分
常见的软件测试面试题划分等价类: 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并合理地假定: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它值的测试.因此,可以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2. 边界值分析法
边界值分析方法是对等价类划分方法的补充。测试工作经验告诉我,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发生在输入输出范围的内部.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
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首先应确定边界情况.通常输入和输出等价类的边界,就是应着重测试的边界情况.应当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而不是选取等价类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为测试数据.
3. 错误推测法
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 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错误推测方法的基本思想: 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根据他们选择测试用例. 例如, 在单元测试时曾列出的许多在模块中常见的错误. 以前产品测试中曾经发现的错误等, 这些就是经验的总结。还有, 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为0的情况。输入表格为空格或输入表格只有一行. 这些都是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可选择这些情况下的例子作为测试用例.
4. 因果图方法
前面介绍的等价类划分方法和边界值分析方法,都是着重考虑输入条件,但未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联系, 相互组合等. 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相互组合,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情况. 但要检查输入条件的组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即使把所有输入条件划分成等价类,他们之间的组合情况也相当多. 因此必须考虑采用一种适合于描述对于多种条件的组合,相应产生多个动作的形式来考虑设计测试用例. 这就需要利用因果图(逻辑模型). 因果图方法最终生成的就是判定表. 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
5. 正交表分析法
有时候,可能因为大量的参数的组合而引起测试用例数量上的激增,同时,这些测试用例并没有明显的优先级上的差距,而测试人员又无法完成这么多数量的测试,就可以通过正交表来进行缩减一些用例,从而达到尽量少的用例覆盖尽量大的范围的可能性。
6. 场景分析方法
指根据用户场景来模拟用户的操作步骤,这个比较类似因果图,但是可能执行的深度和可行性更好。
白盒测试用例设计的关键是以较少的用例覆盖尽可能多的内部程序逻辑结果
黑盒法用例设计的关键同样也是以较少的用例覆盖模块输出和输入接口。不可能做到完全测试,以最少的用例在合理的时间内发现最多的问题
详细的描述一个测试活动完整的过程。1. 项目经理通过和客户的交流,完成需求文档,由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共同完成需求文档的评审,评审的内容包括:需求描述不清楚的地方和可能有明显冲突或者无法实现的功

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都有哪些

2. 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都有哪些

一、等价类划分法
所谓「等价」,就是具有相同属性或者方法的集合,这个集合中某个个体所表现的特征与其他个体完全一致。
由此可知,等价类划分就是将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划分成若干个等价类,然后从每个部分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当做测试用例进行合理的分类,分为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例如,规定的用户名长度区间为4~8个字,那么它的有效等价类是用户名长度在[4,8],无效等价类为用户名长度大于8位,或用户名长度小于4位。
二、边界值
测试经验告诉我们,在测试有时会涉及到大量的数据,遍历所有数据会使测试效率低下,如果是手工执行,更加难以覆盖所有数据。这时更有效率的做法是,先划分等价类,再从等价类中选择部分参数测试,边界值是等价类所有可选参数中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所以我们一般会选择边界值作为测试的重点,边界值法的应用步骤如下:
1.先根据等价类法划分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确定上点、离点及内点。上点是边界上的点,离点是离上点最近的点,内点则是边界有效范围内的任意一点。同样以用户名长度为4~8位为例,4和8为上点,3和9为离点,6则为内点。
2.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地覆盖所有尚未覆盖的有效等价类,直到所有有效等价类完全覆盖。
3.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仅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直到所有无效等价类都被覆盖。
三、判定表法
判定表又称策略表、决策表,能表示输入条件的组合,以及与每一输入组合对应的动作组合。判定表法适合逻辑判断比较复杂的场景,通过穷举条件获得结果,对结果再进行优化合并,具体又明确地表达复杂地逻辑关系和多种条件组合情况。
判定表主要由条件桩和动作桩两部分组成。条件桩是功能要满足地所有条件,动作桩则是所有可能的操作以及产生的结果。
判定表能够将复杂的问题按照各种可能的情况全部列举出来,简明并避免遗漏。其缺点是判定表的建立过程较烦杂,当条件过多时,需要分析的逻辑组合呈2的倍数增长。测试工程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与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法结合使用。
四、正交试验法
正交试验法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组合的一种实验法,它是利用正交表来对实验进行设计,通过少数的实验替代全面实验。正交表中所有参与试验的、影响试验结果的条件成为因子,影响试验因子的取值或输入的成为水平。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采用正交试验法能够有效地、合理地减少测试的工作量与和成本。正交试验的一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分析测试需求,获取因子和水平
2)根据因子和水平选择合适的正交表
3)替换正交表中的因子和水平,获取试验次数
4)根据经验或者其他因素补充试验次数
5)细化输出获得测试用例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希望能够解答你的问题。

3. 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都有哪些

1. 等价类划分
常见的软件测试面试题划分等价类: 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并合理地假定: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它值的测试.因此,可以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2. 边界值分析法
边界值分析方法是对等价类划分方法的补充。测试工作经验告诉我,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发生在输入输出范围的内部.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
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首先应确定边界情况.通常输入和输出等价类的边界,就是应着重测试的边界情况.应当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而不是选取等价类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为测试数据.
3. 错误推测法
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 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错误推测方法的基本思想: 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根据他们选择测试用例. 例如, 在单元测试时曾列出的许多在模块中常见的错误. 以前产品测试中曾经发现的错误等, 这些就是经验的总结。还有, 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为0的情况。输入表格为空格或输入表格只有一行. 这些都是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可选择这些情况下的例子作为测试用例.
4. 因果图方法
前面介绍的等价类划分方法和边界值分析方法,都是着重考虑输入条件,但未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联系, 相互组合等. 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相互组合,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情况. 但要检查输入条件的组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即使把所有输入条件划分成等价类,他们之间的组合情况也相当多. 因此必须考虑采用一种适合于描述对于多种条件的组合,相应产生多个动作的形式来考虑设计测试用例. 这就需要利用因果图(逻辑模型). 因果图方法最终生成的就是判定表. 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
5. 正交表分析法
有时候,可能因为大量的参数的组合而引起测试用例数量上的激增,同时,这些测试用例并没有明显的优先级上的差距,而测试人员又无法完成这么多数量的测试,就可以通过正交表来进行缩减一些用例,从而达到尽量少的用例覆盖尽量大的范围的可能性。
6. 场景分析方法
指根据用户场景来模拟用户的操作步骤,这个比较类似因果图,但是可能执行的深度和可行性更好。
白盒测试用例设计的关键是以较少的用例覆盖尽可能多的内部程序逻辑结果
黑盒法用例设计的关键同样也是以较少的用例覆盖模块输出和输入接口。不可能做到完全测试,以最少的用例在合理的时间内发现最多的问题
详细的描述一个测试活动完整的过程。1. 项目经理通过和客户的交流,完成需求文档,由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共同完成需求文档的评审,评审的内容包括:需求描述不清楚的地方和可能有明显冲突或者无法实现的功

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都有哪些

4. 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都有哪些

 1. 等价类划分 如下图所示



 2. 边界值:应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刚刚小于边界值作为测试数据
3. 错误推测法:进行错误的操作,验证程序是否对出错的场 景和情况有应对能力。4. 因果图法/判定表法: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5. 场景法:场景描述的业务流程              基本流:主要是功能的正常操作流程              分支流:需要程序做非法判断处理

5. 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都有哪些

基于业务逻辑的测试
基于用户操作的测试
探索性测试
原因:当前产品除了质量外,发布速度也很重要,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设计用例,一般来说比较浪费时间,而且还要去除冗余(除非做成自动化)。对于这样的用例发展的bug很多是用户不会遇到的,或者用户遇到了也觉得关系不大的(想下你自己使用一个软件碰到一个问题你怎么处理)。
从笔者做测试7年来看,没有去刻意的在用例设计里面用过这些东西,也不建议你用,特别是在当前敏捷的方式下(纯属个人观点)

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都有哪些

6.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为某个业务目标,而编制的一组由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组成的案例
  
 在开始实施测试之前设计好测试用例,可以避免盲目测试并提高测试效率。
  
 测试用例的使用令软件测试的实施重点突出、目的明确。
  
 在软件版本更新后只需修正少部分的测试用例便可展开测试工作,降低工作强度、缩短项目周期。
  
 检验软件是否满足客户需求、体现一个测试人员的工作量、展现测试用例的设计思路。
  
 必须掌握:用例编号(如何命名)、所属模块、用例标题(验证谁在什么情况下,去做什么,最后结果是什么)、优先级、前置条件、操作步骤、测试数据、预期结果、实际结果
  
 了解内容:通过否、bugID、编写人员、编写时间、测试人员、测试时间、备注
  
 测试用例覆盖所有的用户需求
  
 测试用例要简单明了
  
 各类型的测试用例要齐全
  
 用最少的用例覆盖最多的需求
  
  等价类划分 是把所有可能输入的数据分为若干个区域,然后从每个区域中取少量有代表性的数据进行测试即可。
  
 等价类 :何为等价类,某个输入域的集合,在这个集合中每个输入条件都是等效的。
  
 一般可分为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有效等价类:指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输入合理的数据集合
  
 无效等价类:指不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输入不合理的数据集合
  
 取值范围型: 输入学生成绩     0-100
  
 恒等类型  : 只有一个结果是正确的,其他都是错误的    例如  彩票的特等奖
  
 布尔值型:   通过是否来进行选择,如同意协议
  
 枚举类型:   给出选项内容,只要符合其中任意一个就可以     例如选择学历
  
 规则类型:   给定要求,满足要求的就可以,比如邮箱
  
 在任意文本输入框中可以填写的字符类型: 中文、英文、特殊符号、空格、数字。
  
  定义:边界值分析 是取稍高于或稍低于边界的一些数据进行测试。
  
  原因: 程序开发循环体时的取数可能会因为<,<=搞错。
  
  上点: 是指边界上的点,无论此时的域是开区间还是闭区间,开区间的话,上点就是在域外,闭区间的话,上点就是在域内。
  
  离点: 是指离上点最近的点,这里就跟是闭区间还是开区间就有关系了,如果是开区间,那么离点就在域内,如果是闭区间,那么离点就在域外。(开内闭外)
  
 遵循的原则:开内闭外    开区间往中间找,闭区间往外找
  
  内点: 域内的任意点都是内点。
  
 0<=x<=10          左上点 0    左离点 -1    右离点  11  右上点 10   内点 5
  
 0<x<10              左上点 0    左离点 1     右离点 9   右上点 10    内点 5
  
 0<=x<10            左上点 0    左离点 -1    右离点 9   右上点 10    内点 5
  
 
  
  
 
  
  
 因果图法比较适合输入条件比较多的情况,测试所有的输入条件的排列组合。所谓的原因就是输入,所谓的结果就是输出。
  
 1、确定原因、结果、中间过程
  
 2、连接因果图
  
 3、标明约束条件
  
 4、输出测试用例
  
 错误猜测法是测试经验丰富的人喜欢使用的一种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一般这种方法是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可能发送的各种错误,有针对性地设计。只能作为一种补充。
  
 输入一串数字,程序可自动从小到大排序
  
 邮箱格式@符合的全角以及半角情况
  
 测试手机终端的通话功能,可以设计各种通话失败的情况来补充测试用 例:
  
 无SIM 卡插入时进行呼出(非紧急呼叫)
  
 插入已欠费SIM卡进行呼出
  
 射频器件损坏或无信号区域插入有效SIM卡呼出
  
 网络正常,插入有效SIM卡,呼出无效号码(如1、888、333333、不输入任何号码等)
  
 网络正常,插入有效SIM卡,使用“快速拨号”功能呼出设置无效号码的数字
  
 最重要的是要思考和分析测试对象的各个方面,多参考以前发现的bug的相关数据,总结的经验,个人多考虑异常的情况、反面的情况、特殊的输入,以一个攻击者的态度对待程序,就能设计出比较完善的测试用例来。
  
 设计测试用例时,分析和表达多输入条件下执行不同操作的黑盒测试方法。
  
  注意: 该方法和因果图法相似。
  
 1、确定原因和动作
  
 2、排列组合
  
 3、标明结果关系
  
 4、输出测试用例
  
 日本人提出
  
 使用工具:正交表
  
 正交实验法就是利用排列整齐的表 -正交表来对试验进行整体设计、综合比较、统计分析,实现通过少数的实验次数找到较好的生产条件,以达到最高生产工艺效果。
  
 这种试验设计法是从大量的试验点中挑选适量的具有代表性的点,利用已经造好的表格—正交表来安排试验并进行数据分析的方法。
  
 正交表能够在因素变化范围内均衡抽样,使每次试验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由于正交表具备均衡分散的特点,保证了全面实验的某些要求,这些试验往往能够较好或更好的达到实验的目的。
  
 正交实验设计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是怎样安排实验;第二,是怎样分析实验结果。
  
 在一个界面中有多个控件,每个控件有多个取值,控件之间可以相互组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为每一种组合编写一条用例,如何使用最少最优的组合进行测试。——正交排列法

7.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一、用例介绍
  
 1.定义
  
 为某个业务目标,而编制的一组由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组成的案例
  
 2.为什么要学习测试用例?
  
 在开始实施测试之前设计好测试用例,可以避免盲目测试并提高测试效率。
  
 测试用例的使用令软件测试的实施重点突出、目的明确。
  
 在软件版本更新后只需修正少部分的测试用例便可展开测试工作,降低工作强度、缩短项目周期。
  
 检验软件是否满足客户需求、体现一个测试人员的工作量、展现测试用例的设计思路。
  
 3.用例核心要素(16个)
  
 3.1  必须掌握:
  
 用例编号(如何命名)、所属模块、用例标题(验证谁在什么情况下,去做什么,最后结果是什么)、优先级、前置条件、操作步骤、测试数据、预期结果、实际结果
  
 3.2  了解内容:
  
 通过否、bugID、编写人员、编写时间、测试人员、测试时间、备注
  
 3.3  接口测试三大要素:
  
 路由、参数、类型
  
 3.4 什么是高质量的测试用例
  
 1.测试用例覆盖所有的用户需求
  
 2.测试用例要简单明了
  
 3.各类型的测试用例要齐全
  
 4.用最少的用例覆盖最多的需求
  
 二、等价类划分法
  
 1.定义
  
  等价类划分 是把所有可能输入的数据分为若干个区域,然后从每个区域中取少量有代表性的数据进行测试即可。
  
 等价类 :何为等价类,某个输入域的集合,在这个集合中每个输入条件都是等效的。
  
 2.分类
  
 一般可分为 有效等价类 和 无效等价类 。
  
 有效等价类:指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输入合理的数据集合
  
 无效等价类:指不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输入不合理的数据集合
  
 3.案例
  
 3.1邮箱登录
                                                                                                                          
 3.2  QQ号注册
                                          
 三、边界值法
  
 1.定义:
  
 边界值法设计测试用例,是对输入或输出的边界值(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的界限)进行测试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
  
 2.边界值法存在的意义:
  
 测试研究表明错误往往会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所以边界值法是对这些边界进行测试,是对划分等价类法的一种补充。
  
 3.确定边界值的方法
  
  上点: 边界上的点(符合条件的边界点),无论此时的域是开区间还是闭区间,开区间的话,上点就是在域外,闭区间的话,上点就是在域内。
  
  内点: 边界内的任意点。
  
  离点: 是指离上点最近的左右两点。这里就跟是闭区间还是开区间就有关系了,如果是开区间,那么离点就在域内,如果是闭区间,那么离点就在域外。(开内闭外)
  
 遵循的原则:开内闭外 开区间往中间找,闭区间往外找
  
  (如下图)
                                          
 4.案例
                                          
 5.边界值分析法拓展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3ce340fe6b95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8. 测试用例设计的四种常用方法

根据输入条件、输入值或输入个数等分为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在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输入构成测试用例,避免测试效果相同的冗余用例。
  
 通常和边界值法结合使用。
  
 1、按照每个输入条件确定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2、不同的输入条件的等价类不需要组合,即不需要所有组合遍历一遍。只需要每一种等价类都被覆盖即可。
  
 1、输入条件明确了值的范围
  
 2、输入条件明确了值的个数
  
 3、输入条件明确了是一个有序的集合
  
 1、除了考虑边界值,还要考虑边界值附近的值
  
 2、同一范围内取一个有效值即可
  
 针对不同逻辑条件的组合值,分别执行不同的操作
  
 条件桩(问题的所有条件)                            条件项(所有可能条件下的真假值)
  
 动作桩(问题规定可能采取的动作)              动作项(在条件项的各种取值情况下应该采取的动作)
  
 对多种状态以及状态之间的切换条件和切换路径的测试
  
 1、绘制状态迁移图,包括迁移方向和迁移条件
  
 2、设计用例覆盖所有路径